网络上,出了月子便恢复的和少女时代不相上下,甚至比生孩子之前还要苗条的辣妈们一抓一大把。可现实中,刚出月子的妈妈往往虚胖、浮肿,整个人憔悴不堪,甚至都比不上孕晚期时的样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往往会让新妈妈们陷入低沉的情绪状态中,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产后抑郁症。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生完孩子都新妈妈坐月子就是足不出户,每天“养尊处优”,每一餐都是无止境的进补,此外,鸡蛋、鱼汤及各种营养品也都改在新妈妈的餐桌上唱主角,以帮助新妈妈“下奶”。新妈妈一个月子坐下来往往养得白白胖胖。其实,如果将现代的营养学与传统的食疗相结合,坚持四大饮食原则,就能做个健康又苗条的妈妈。
“稀”——水分要多一些。产后妈妈要多补充水分,这样一是有利于乳汁分泌,二是可以补充新妈妈月子期间因大量出汗和频繁排尿所流失的水分。含水分的食物,如汤、牛奶、粥等,可以多吃些。
“软”——食物烧煮方式应以细软为主。给新妈妈吃的饭要煮得软一些,因为胎宝宝健康成长需要母体提供大量的钙质,所以新妈妈产后很容易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吃过硬的食物对牙齿不好,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精”——量不宜过多。产后过量的饮食除能让新妈妈在孕期体重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肥胖外,对于身体恢复没有半点好处。如果新妈妈是用母乳喂养婴儿,奶水很多,食量可以比孕期稍多,但最多也只能增加五分之一的量;如果新妈妈的奶量正好够宝宝吃,则食量与孕期等量即可;如果新妈妈没有奶水或是不准备母乳喂养,食量和非孕期差不多就可以了。
“杂”——食物品种多样化。虽然食物的量无需大增,但食物的质不可随意。新妈妈产后饮食应该注重荤素搭配,进食的品种越丰富,营养越均衡,对新妈妈的身体恢复就越好。除了明确对身体无益和吃后可能会引起不适的食物不吃外,荤素的品种应尽量丰富多样。
平衡饮食是一种观念,不是多非要一天这种吃多少、那种吃多少,拿着秤过日子。而是要打破“好东西要多吃”的观念,时刻提醒自己和家里人不要偏食,慢慢养成什么都吃一点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充足。